文化安全下的高校思政课教育及其探索实践——以慕课为视角
摘要
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关乎国家的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。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多变。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大学生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的重要阵地,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本文将从文化安全视角出发,特别是以慕课为视角,分析慕课在思政课中的应用及其对文化安全的作用,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。
参考
[1] 刘璐 . 高中思政课国家文化安全教育研究——基于议题式教学的视角 [J]. 教育观察,2024,13(17):111-114.
[2] 祁进玉 . 国家认同与公民身份的生成场域:学校教育的衍生功能 [J]. 民族教育研究,2008,19(6):38-42.
[3] 史蕾 . 国家文化安全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建构理路 [J].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,2023(30):59-62.
[4] 王小莉 .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生态教育问题 [J]. 思政教育,2020,23(8):95-96.
[5] 陈勇,梅红,王欢 .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:历史回顾、基本经验和探索创新 [J].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,2009(9):67-73.
[6] 刘白杨 . 高校思政课培育文化自信的几个基本问题 [J]. 黑龙江高教研究,2022(10):131-136.
[7] 于文博,张小燕 . 高校思政课增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三重逻辑 [J]. 北京教育(德育),2024(1):54-59.
[8] 谢媛 . 文化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——以 C 校为例 [J]. 掌桥科研,202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