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工科建设引领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探索——以滁州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

  • 张 昊 滁州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
  • 陈 云 滁州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
  • 吴 兴杰 滁州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
关键词: 新工科;土木工程专业;人才培养模式;实践教学体系

摘要

新时代、新经济发展对传统土木工程专业提出了新要求,滁州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遵循新工科建设理念,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特色,以信息化和装配式技术为转型方向,重构人才培养体系;以BIM技术、装配式等课程融合,重建课程体系;以课证融合为目标,构建多层次多元实践教学体系;建立健全适应“新工科”发展需求的“双能型”教师培养机制作为保障的“三三四四”人才培养模式。通过四年的改革探索,通过三个方面的改革措施,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效果,并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,具有一定的引领推广价值。

参考

[1]张凤宝.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刍论—天津大学的探索与实践[J].中国大学教学,2017(7):8-12.

[2]胡波,冯辉,韩伟力,等.加快新工科建设,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—“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”综述[J].复旦教育论坛,2017,15(2):20-28.

[3]新工科建设指南(“北京指南”)[J].高等工程教育研究,2017(4):20-21.

[4]宗钟凌,张三柱,吴建新.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[J].高等建筑教育,2018,27(5):26-30.

[5]张海生.我国高校“新工科”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分类发展[J].重庆高教研究,2018,6(1):41-55.

[6]蔡清池,谢汉康.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—以宁德师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[J].宁德师范学院学报:自然科学版,2021,33(2):210-214.

[7]冯福平,张继红,杨二龙,等.行业特色专业新工科建设方案探索[J].高教学刊,2020(31):73-76.

[8]李春江,马晓君,王欣欣.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探索[J].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,2021(4):139-141,144.

[9]闫长斌,杨建中,梁岩.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意识与工匠精神的培养—以土木工程类专业为例[J].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:社会科学版,2019,32(6):152-160.

[10]孙峻.“新工科”土木工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[J].高等建筑教育,2018,27(2):5-9.

[11]HaoZhang,YongqiZhou,HuaxinZhu,etal.DigitalTwinDrivenIntelligentConstruction:FeaturesandTrends[J].StructuralDurability&HealthMonitoring,2021,15(3):183-206.

[12]马晓雨,生龙.“新工科”背景下引入人工智能理念的“结构概念与创新设计”课程的构建[J].高教学刊,2019(6):36-37,40.

[13]赵晓霞,王卫东,蒋琦玮,等.新工科视角下土木工程核心能力实践教育体系建设[J].高等工程教育研究,2020(1):31-36.

[14]兰中仁,熊峰,吴雨珊,等.新工科背景下厚基础宽口径“大土木”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——以四川大学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改革为例[J].西部学刊,2020(17):69-73.

[15]朱永甫,宋丽琴,洪秀君,等.新工科视域下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——以闽南理工学院为例[J].高教学刊,2020(35):156-159.

已出版
2022-07-25
栏目
论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