叙事性舞蹈“数字编舞法”新创
摘要
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,带给艺术更多元的发展与突破。舞蹈“长于抒情,拙于叙事”, 在叙事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:首先,叙事容量有限,很难在有限时间里讲述复杂而丰富的内容,其次,表意具有模糊性。舞蹈叙事主要依靠肢体动作来传达故事内容,不像文学语言那样具有明确的表意功能。而数字交互技术为叙事性舞蹈创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,借用数字技术,实现了主题编舞法、动机编舞法、空间编舞法、结构编舞法、交响编舞法等传统技法无法达到的深刻的叙事表达,创造出丰富的艺术形象。
参考
[1] 吴学毅,计算机图形学原理与实践出版社 [M]. 北京:印刷工业出版社,2018.06.
[2] 李毓龙,动作捕捉技术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与创新 [J]. 新时代论坛,2024.03.
[3] 于悠悠,数字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光晕再造 [J].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(美术与设计),2022(01):15
[4] 于宛冬,中国当代跨界舞蹈创作的多要素关联研究 [J].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,2024(02).
[5] 郑伟,袁梦 . 从数字表演到数字交互:舞蹈艺术的数字实践与审美建构 [J].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,2022(9):30.
[6] 克里斯蒂安妮 . 保罗,数字艺术 [M]. 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,2021.07.